宏观调控应转向“控风险”“促改革”
在世界经济同步复苏、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新经济持续向好、市场预期不断改善等因素的作用下,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速在触底企稳的基础上出现反弹,宏观景气、微观绩效、结构调整以及新动能培育都出现持续改善的局面,整体经济呈现“稳中求进,进中向好”的超预期复苏的态势,中国宏观经济调整取得阶段性胜利。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正式迈入新常态的新阶段。经济新常态增速换挡的核心力量开始由短期的周期性力量与中长期趋势性力量的叠加转向中期的趋势性力量,中国经济增速换挡期没有结束,但将从“快速回落”转向“稳中趋缓”。
当前经济呈现三大特征
这些特征也决定了中国经济不仅没有开启新周期,也没有结束中国经济新常态。因为新常态的三大本质特征并没有消失:一是增速换挡没有结束。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的企稳只是标志着短期周期性下滑力量在政策持续刺激下出现了一定企稳,但中国经济所面临的人口红利、改革红利、工业化红利以及全球化红利等趋势性力量持续下滑态势并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增速转换依然会在趋势性力量的作用下持续一段时间。二是经济结构调整没有结束。2017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局面依然在持续,但是中国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区域结构远没有到位,结构调整的内生动力——“相对价格的调整”还在持续并将面临各种外部冲击,结构调整的外在动力——“结构性改革”还在深化,结构中新生因素的市场基础并不扎实。三是新旧动能转换没有结束。新动能在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华乐棋牌的推动下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必须清楚认识到新动能在总体增长源泉的比重依然偏低,难以在短期内替代传统动能,更为重要的是相当一部分新动能是政府产业政策扶持的产物,新产业、新技术和新模式自我独立发展的能力依然较弱。未来一段时期的中国经济新常态将面临与过去五年不同的新环境、新问题,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运行特征和运行规律。
第一,经济增速将转向“稳中趋缓的调整期”,增速换挡的力量将从“趋势性力量”与“周期性力量”的叠加转向“政策性退出”与“趋势性力量”的叠加。